最近在“子书老师的社会设计”公众号听讲座,(也许自一个月前开始,每周都在不同的公众号或是平台或是网络会议听各种各样的讲座,这样的状态成了Xi的习惯。)这位老师有策展人背景,目下立足于高校召集国内外社会设计或相关学科的同仁交流分享知识,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讲者中有Xi熟悉的设计师和研究者,不过听他们系统地讲课有些还是第一次,非常感谢他们。
跨专业课程的同学们在准备展览,下周开展,邵坚持需要通过展览做一个总结;语义学课程进入到工作坊和习作环节,今早是第一次工作坊训练,Xi让29位同学准备样本,是各自家庭里三代人用过的小物件,这些样本的收集Xi不去做引导和干扰,也没有询问,所以今天课前她完全不知道大家带来了什么。她有一点不确定的感觉。
果然跟她想的不一样,所以在没有看到样本之前,计划只是计划,她快速思考如何充分使用拼起的四张长桌上的小东西,她无法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不同年代的雪花膏、陀螺卡牌棋类的游戏、红酒咖啡果冻、红盖头戒指避孕套,还有族谱、给老师的小画……她请大家投票选出自己感觉陌生的样本,有意思的事发生了,有人没见过口琴,骨头子儿,木头做的大陀螺,又带出来家庭或者乡村故事,他们需要联系父母亲和祖父母了解他们以前的生活才知道需要带什么样本到教室,这一点很重要。第二个环节是以四张桌子的拼缝作为坐标轴找到样本在空间中的位置,传统的VS.现代的,以及,两个人的VS.集体的,一个是时间轴一个是社交关系轴,这让堆在一起杂乱无章的样本瞬间变得有序,有助于理解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第三个环节是5~6人为一个小组,挑选适合的样本重构关系,6个小组呈现的结果让Xi有机会了解到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的想法,除了一组设定的场景是幼儿园,教小朋友辨识不同材料的声音,其他组都跟游戏有关,有两个组把游戏嵌入到婚庆或是男方接新娘的习俗中,(红盖头带给她们的灵感),三个组设计了新的桌游,玩法更有故事情境带入或是空间感。最后的任务是以一组照片拍摄推广这些活动或是游戏。
这个班,有个瘦高个子的男生一直戴着黑色口罩的,班委说他一直就这么戴着,黑黢黢的。不知道他后面会不会摘下来。
2021.11.15
终于有机会开始跟皮肤有关的课题训练。皮肤指轻薄弹性的面料,Xi对动手出现的意外很感兴趣。
跨专业课程展览的第一天,是很令人带着伤感的情绪,都是聪明的年轻人,但大体是看上去OK的设计,有兼具悟性和态度认真的学生,不过是少数。Xi该有多厭煩展位上摆不相干内容的东西,这些东西却在影响着观展的低年级学生,令Xi无奈又无力,大四的学生,心在课堂之外,忙著實習找工作準備考研或是留學申請的作品集,客觀上又需要分数,是各种力量撕扯掙扎下的半成品。
一个年轻人,Xi没有办法接纳他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他报名的时间有点晚,他在展厅找到Xi,说自己随便选了一个指导老师。“老师你办公室在哪?”他问,“我一般不在办公室。”Xi说。他很失望。他们站着聊天,这时候的展厅很热闹,一个陌生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Xi不认识的同事,他们也不认识她),大概要准备下一个展览,带着学生看场地。
Xi跟他聊皮肤的课题,是语义学课堂上的材料试验,面对的是社交障碍问题。
用现有材料制作1:10的人模(时间20分钟),假设就是你自己;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用丝袜或是旧的秋裤为他设计一个舱体,想象他的生活状态,舱体可以是开放的或封闭的(时间1.30小时,10秒钟视频记录);第三个步骤,找到对接的另一个或者两个舱体,设想一个新的社交仪式(时间30分钟,20秒钟视频记录)。
实验没有那么顺利,很多学生卡在面料骨架上,第二阶段的制作超时了足有一小时,两三个女生(女生占班上绝大多数)似乎没有听懂要求,也不去做改动,对面料用火,用撕裂的尝试很晚才出现,不过依然有惊喜,一个女生表达的状态是困在透明的子宫里,几个男生的手工制作精细严谨,他们录影时候开始注意惊人的光影效果。
沐智,那个跟Xi在展厅聊天的男生,Xi觉得跟他的交流很愉悦,她会再见到他。这样的学生,也是极少极少的。
2021.11.17
您知道那个荣格十六种人格分析吗!我和我朋友猜您是in开头的!那个女导演应该是en!哈哈上午好开心。
Xi 对人格分析没有什么研究,对照女孩“行”发来的资料,in指内向和直觉,en指外向和直觉,她说的女导演是令仪。(他们也在试图了解和研究我们啊。)
Xi 不是第一次把戏剧带到设计课堂,大约三年前就有尝试,再早该是汶川地震那一年,不过几次下来她也还没有十分想清楚,前两年和原石剧社的合作她看不到他们真的需要设计需要她,如果不是互相需要,合作很难继续。
怪人剧团不一样。
Xi 跟令仪约的早八点,路上她在想他们也许会迟到,想不到她已到了,她才发现她一早有留言给她,她似乎会紧张,像Xi初次参加她们的电影交流活动一样。
她讲述怪人剧团从发起到成长的几个阶段,以及素人演员的变化,远处角落里掌镜的是演员老鱼,道士头,Xi素知W城出怪才,对他很有些好奇,学生中间有一张年轻英俊的陌生脸孔,应是令仪提到的机械系男生,在剧团参演过,这个班还有两个女生也是戏剧爱好者。
接下去的互动由双方共同协作完成,并没有提前商量过,第一次的交流似乎已经显现出默契。老鱼关于垃圾主题的剧本故事的角色设定很有想象力,Xi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并不觉得十分意外;接着是两出即兴剧表演,学生们棒极了,游戏规则来自Xi北京的收获,几年前她在北京参展间隙看过一场即兴演出;另一场热身训练是Xi上海参加的戏剧培训片断……大家玩嗨了,尽管依旧有特别害羞的学生不肯参与。如果换个场地,Xi对令仪说,他们一定能够放松下来。
2021.11.19
戏剧怎么跟设计学科交叉,几年下来一直是问题。戏剧表演的训练无疑有身心放松的作用,所以有戏剧治疗的专业方向,身心放松能够激发创新活力,课程训练中加入戏剧元素会颇见成效,不过这些还不够。
设计理论中的一系列概念或工具都间接跟戏剧有或远或近的相关性,人物志(角色),利益相关者(角色),用户旅程(故事情节),交互体验(人物关系),使用场景(故事场景)等。
如果站在戏剧的角度看设计可能的帮助,最直接的是道具和舞美,但设计有可能释放更大的剧场革新能量,像包豪斯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 1888-1943)曾经奠定的舞台剧,包豪斯的研究者常常忽略这一段历史或是轻飘飘一句带过。
下午的概念设计课程分成两个阶段:
1)了解身体,以一位同学为模特,尝试挖掘可穿戴与身体连接的可能性,Xi将其命名为鼻涕虫、蛇和蛛网,分别指向点、线、面的设计元素。
(他们表现的主题大多是束缚、自闭、灵异、梦幻、性侵。)
2)身体关系,由一个身体延伸到两个或者三个,达成社交或是互动关系,尽量简化设计语言表达。
(他们会不自觉地赋予意义,表现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反映代孕事件或是性别问题)
2021.12.3
丝袜材料相当适合在教室里制作和表现,他们的身体是实验场,随时随地能够在身体上看到和感受到效果,学生们又增加了更多其它的材料,纸杯、气球、塑料瓶、绑带、PVC板、磁铁、铅丝……是材料给到他们方向,前提是要有跟材料对话交流的意愿和勇气。
现在的结果是Xi没有想到的,她最初是设定了一个目标,面向人与人之间日趋严重的疏离感,如何的方式呈现并不确定,可是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开始越来越清晰,可见教学相长是不差。
小雪的父亲病逝,她提前请假回了家,她所在的小组迟迟找不到方向,面向的问题是明确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Xi让教室里的两位同学先各自写下记忆中的家庭片段,小雪微信也发来了自己的故事,有一段写到她的父亲,Xi看了,只说,天下父母都是一样,这位父亲大概某天应酬回家很晚,又喝了酒,看到女儿还在熬夜做作业,不知如何表达疼惜,竟然焦虑到动手打了孩子。Xi不能不想到自己,她是完全能够体会和理解。
Xi下午花更多时间在戴黑色口罩的男生所在的小组,他一直没有摘下过口罩。需要反思的话,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到完全的耐心,不过后来,这个男孩子和他的队友主动找到Xi继续讨论交谈,沟通才算真正开始。黄昏已至,气温明显下降,一个女孩衣服穿少了,说话中有些发抖,Xi看着他们想到Kevin,其实是一样的年纪。
2021.12.12
也许豆瓣现在是最需要支持的时候。
Xi越来越多次领到学院发的福利,大米鸡蛋,下周还有橙子,她有一种被收买的感觉,福利是一种赐予,领福利是被赐予,因为拿了就不好多说什么,如果之前有东西拿是因为节日,最近的一次Xi不知道理由。
Xi去中医馆,并没有药要开,上次的膏方还余有一半,服饮膏方让Xi感觉身体有改善,但又不十分确定,之前的隐痛处时不时还会有,依旧是游走的痛。号罢脉,老医生说,“你是肝郁…”。“学生并没有不好”,Xi说,医生想当然认为是学生淘气,“我来是开假条。”
“哪里都一样,退休就好了。”医生很和蔼。
假条让Xi可以不去例会。那是一种罚。(然后有福利。)
Xi跟先生说,一个做social design 的同行,目前状态不好,他是真正想做事的。没有用。先生说。
语义学课程汇报Xi邀请了令仪再次来。(令仪这样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很像Xi小时候的玩伴。)
汇报前一天,两个小组都想再见一次Xi,她了解他们是紧张的,需要她“通过”他们的方案。汇报的现场Xi只能说,(一面克制自己略显激动的情绪),他们过分得实在是太,好了。
她第一次因为一次课程汇报的成功而夜不成寐。
令仪和前次怪人剧团的在场很明显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好几组同学呈现作品时自然松弛。而他们可能还并不清楚知道这个课程的意义。
最后一个小组带来了不同的偶的形象。Xi得说他们尽力了。她自己读大学时候也做过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她站在高处画楼下的工厂和烟囱,教色彩的老师问,你觉得美吗?你,呃,为什么要画烟囱?现在Xi当然有100个可以画烟囱的理由。
以偶做尾声是完美的结局,Xi用偶演示给他们看,他们发出了跟年龄相称的笑声。很迷人。
2021.12.14
整理CV到很晚,仿佛到了年底应该小结一下。回首过去20年,或者10年,醒悟到浪费了许多光阴和机会,自我感觉良好的事情其实真是做得一塌糊涂,犯过各种无法弥合的错,那种不能补救的裂痕如顽疾无法根治,阴雨天气即复发,这或许就是叫做命运的东西在作祟,是自视过高的浮躁,或是难以言说的欲望,一定要待多年以后,像这样冷涩的冬夜,豁然间明了。
2021.12.18
Nowhere to go.
She was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She was forced to catch the disease.
Still nowhere to go.
2021.12.31
昨天2022年毕业设计开题汇报,上午8点到中午接近13:00才结束。Xi所在的小组超过2/3都是健康养生专题,cao笑说我们是老年组,他讲话的腔调依旧是老样子,也并没有沾染到许多岁月浮尘,Xi的眼中他甚至没有怎样改变,都是专业上好强的,相比较,一旁的K更随和温厚,Xi右手的F是陌生的年轻女教师,陌生不是不认识,是很少有过交谈,很长时间她也不发一言,是害怕说错话,Xi刚工作时候也是,Xi小声附耳,你有什么想法也说说,她也终于敢开口。
2/3左右的学生Xi教过,差不多集中在一个班,班长依旧焦虑又匆忙,Xi只问了她一个问题,“到底是12%还是20%?”,版面和PPT是两个不一样的数字,怕是有人要抱怨小题大做,这样的问题竟值得一问;占少数的男生,踏实的依旧踏实,聪明的也依旧。Xi曾经担心过的,一个男生,处在材料研究的困境中,半年过去仿佛还在原地,这是正常的,只他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是——纠缠于整理作品集的泥淖中,一个极艰难的过程,他背负着对自己及家人的期待,眼睛浮肿,神情木讷;另一个女生,她大概是不情愿见到Xi的,(Xi曾说她不能用平台上类似的概念作为自己的作业概念),不过她从起初的紧张和尴尬慢慢好起来,一个极聪明的姑娘,Xi略讲几句她便领会了问题在哪里,要如何改善,能够帮到她,而她又接受,令Xi心中宽慰。
jing留言说自己刚刚结束了汇报,有几个问题需要沟通。Xi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又跟她聊到13:00以后。她还在感冒中,缺席了头一天的开题汇报预演。“我总觉得缺了什么。”她面色苍白。她有不错的专业直感,她讲述了老师们对课题的疑问,这些问题大体是合理的,一番对谈于双方都是脑力的激发,是(面对面)交流让项目的一些逻辑上的Bug慢慢弥合,这个讨论对她下一步工作非常重要。
“今早有个做海洋相关的环保课题很有意思。”Xi说,因为jing最初有这个想法,后来舍弃了。“我没有资源。”她垂了头。这一刻,Xi开始疑心是不是自己的错,她说过类似的话,是她自己退却的心影响到她,Xi一路都在想,要刻印在深处,No必不可轻易再说出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